收藏俱乐部 欢迎来到警官读者俱乐部![登录] [免费注册] |  我的订单 | 俱乐部简介  | 帮助中心  | 去首页 
热门关键词:治安 刑事侦查 交通管理 文书写作 警察心理             
  捉“妖”记
书代号:2020051103 条码:9787501459896
出版时间:2020-4 发行范围:公开发行
作者:全国公安文联
版别:群众出版社
类别:文艺社科
开本:16开 版次:1/1
点击数:4346 非会员价:¥38.00
A级会员价:¥36.10 B级会员价:¥34.20
购买数量:    

        这是一部公安纪实文学作品集,系“2018年度公安文学精选”中的“纪实文学卷”。本书所选作品均为在2018年度中发表后受到读者广泛好评并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的优秀公安纪实文学作品,代表2018年度中国公安纪实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具有突出特色,是奉献给广大关心和热爱公安文学的读者的精神大餐。
    照进心底的光
                 ——记上海市公安局监管总队直属市第三看守所民警季晓萍
                                          陈  晨

监控室里,几十块监控屏幕组成了一堵墙,每一块屏幕里活动着十多个小小的人影,黄的、绿的、蓝的。
“这些‘黄马夹’是一审被判处死刑的对象,‘绿马夹’是艾滋病毒携带者,‘蓝马夹’是刑期较短的罪犯。”站在监控屏幕前,季晓萍指着身着不同颜色马夹的在押人员,告诉我。
季晓萍是上海市公安局监管总队直属市第三看守所“艾滋病羁押管理中队”(以下简称“涉艾”中队)的中队长。这些“绿马夹”就是他每天的工作对象。
屏幕上,缩小了一百多倍的“绿马夹”无声地活动着,秩序井然。想象中,这会是一群面色惨白、浑身溃烂、神情呆滞的人,但眼前所见却截然不同。尽管如此,我还是下意识地抱紧了肩膀,似乎担心艾滋病毒会隔着屏幕猝不及防地侵害我。
许是看惯了外人对“涉艾”人员的戒备,季晓萍笑笑,说:“其实艾滋病毒并没有想象中可怕,只要做好安全防护,是完全可以避免传染的。”
刚过而立之年的季晓萍,俊朗阳光的脸庞,温和而不失坚毅,言谈举止间自然流淌的亲和、活力、精干、智慧,让我看到他性格中良好的底色,以及职业过程中良好的积淀。
季晓萍是2011年11月23日从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二专科毕业分配到这里工作的,已从警七年。
2013年,随着涉艾在押人员的增多,上海市第三看守所成立了“涉艾”人员专管中队,这是全国首个艾滋病专管中队。季晓萍从巡控民警做起,担任过涉艾中队的管教民警和警长,2017年他担任了中队长。
七年间,季晓萍从一名初入职场的新警,成长为管理100多名“涉艾”对象的中队长,期间经历过职业理想与严酷现实的冲撞,经历过对艾滋病毒的恐惧,也经历过深恐祸及自身及家人的忧虑,但在两千多个日夜的坚守中,他懂得了责任在肩,使命光荣,他从关心他们的生活入手,寓人道救助于严格管理之中,矫治着那些迷失的灵魂,唤醒那些在罪恶中堕落的心,也用一腔青春的热血诠释着公安监管工作的意义。



第三看守所监区的二楼有一面“关爱墙”,一条巨大的黄丝带,翩然若飞,凹凸有致的墙上,镶嵌着一张张笑脸,有些是所里的民警、文职还有驻所检察官的照片,更多的,是“涉艾”人员的照片。这一张张笑脸,或阳光,或深情,或惭愧,或痛悔,写满了关爱与拯救、悔悟与新生的故事。
季晓萍告诉我,如果说其他监管场所的工作重点是防止脱逃、伤亡,那么“涉艾”在押人员的管理还多了一项内容——防止“职业暴露”。
“什么叫‘职业暴露’?”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
季晓萍说:“简单地说,就是因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的因素之中,从而有可能会损害健康或是危及生命。像我们从事‘涉艾’人员的管理,严防感染艾滋病毒就是防止职业暴露。”
在一般人的想象中,艾滋病是极其可怕的病毒,一旦感染了艾滋病毒,等待他们的就是生命的终结。刚刚接触“涉艾”人员时,季晓萍也是如临大敌,每次与他们接触,都要穿上严严实实的防护服,严格进行隔离。
穿上防护服看似安全了,但季晓萍发现,穿着防护服与“涉艾”对象谈话,很难取得预想中的效果,从那些对象眼中反馈回来的信号就是隔阂、不信任。
这种情形显然不利于开展下一步的管理教育。有没有可能脱下防护服与他们接触呢?
季晓萍查阅了很多资料,也咨询了上海市卫生临床中心的专家和驻所医生,得知艾滋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和飞沫传播,如果不慎沾染上涉艾对象的血,只要自己的皮肤没有创口,那么也不会感染。
科学的知识是最好的防护,季晓萍尝试着在防止职业暴露和教育效果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涉艾”监区新收了一名从宝山看守所移押过来的艾滋病携带者,名叫姚某。
季晓萍按照惯例,找姚某进行新收入监谈话。
一开始,谈话似乎无法进行下去,姚某不说话,一直低垂着头,默默地流泪。
季晓萍知道,姚某是刚刚知道自己染上了艾滋病毒,正处在灰心绝望的阶段。这个时候,是他们心理最脆弱的时期,但也是开展心理疏导的最佳时期。季晓萍便也不说话,由着姚某哭,不时地递一张纸巾给他。
足足哭了半个小时,姚某终于停止了哭泣。
季晓萍缓缓地从座椅上站起,摘下了防职业暴露的口罩和隔离手套,走近姚某跟他聊天,还不时地用祼露的手递纸巾,近距离接触姚某。
姚某红着眼睛,问季晓萍:“管教,你难道不怕我吗?我被筛查出患有艾滋病毒后,原来看守所里同监室的人都离我远远的,他们宁愿睡地上,也不愿跟我挨着睡。”
季晓萍说:“我当然也怕患上艾滋病。但我更相信科学的医疗措施、乐观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战胜疾病。”
姚某说:“管教,我得了这个病,是不是没多少时间好活了?我看见那些患病的人到了后期,全身溃烂,真是生不如死,我好怕,我有时真想现在就死了,一了百了。”
季晓萍安慰道:“你不要想得太悲观,你虽然筛查出是艾滋病毒携带者,但发现得早,属于可控的范围内。只要坚持治疗,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之后的交谈开展得非常顺利,姚某敞开心扉,足足谈了三个小时,谈完,姚某如释重负,对季晓萍说:“谢谢您,管教,我真怕以后这个社会没有我的容身之地,但是您让我看到了阳光,我会坚强起来的。”
季晓萍说:“‘涉艾’人员在法律上是罪犯或嫌疑人,但并不因此就丧失了受到尊重的权利。作为管理者,没有必要做出势不两立、高高在上的姿态。更何况,他们已经因为自己的罪错受到了生命严酷的宣判。在我们眼里,他们是在押人员,更是需要照顾的病人。”
编辑首语:
这是一部公安纪实文学作品集,系“2018年度公安文学精选”中的“纪实文学卷”。本书所选作品均为在2018年度中发表后受到读者广泛好评并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的优秀公安纪实文学作品,代表2018年度中国公安纪实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具有突出特色,是奉献给广大关心和热爱公安文学的读者的精神大餐。

  发表您对此书的评论
评论:
 

引用回复

×
  • 原贴: